生活就像一场永不落幕的大戏,
你本以为拉开布帘后是落幕,
却未曾想到是一场新剧的开始。
处理完北京游客这个退订单后,看着国内日益严重的疫情,我基本推掉了所有咨询的订单。我的客人来源主要是三类,一,读者或亲友介绍的;二,老客户推荐的;三,国内注册的几个平台来的。前两类各40%吧,第三类也就不到20%。
第一和第二类比较好把控。我不干还有其他同行愿意干。自己打算休息时,接单就提前说清楚不是自己带,那么可以介绍比较熟悉的几个同行接单了。这样基本没啥利润,就算是同行之间互相帮衬了,别人有活时也会先想到你。第三类因为占比不高,更多算是个窗口,所以我也没做太多期望。处理完北京游客的退单(详见上集),我就把几个平台的订单价格提高了40%,这样就基本不会有人下单了。
因为是春节期间,平台上还是有一些咨询订单。很多客人喜欢各平台反复比价,但如果你把价格标高了,绝大多数只看价格的客人就不会联系你了。旅游这个行业其实挺难定价的,同样一个行程,每个导游风格和对服务的定义都不一样,所以定价也就有所不同。
拿这个新西兰北岛最火的霍比特萤火虫一日游为例,一天行程差不多500公里,两个景点,游玩时间3小时,午餐时间1小时,其他时间基本都在路上。因为比较辛苦,所以回程时很多客人选择睡觉。但去程就看各个导游的风格了,你可以就是开开车,也可以随便聊聊。
我这个人有点轴,一般从酒店接上客人就开始介绍,从奥克兰的火山地貌,到新西兰第一河流怀卡托河与西海岸黑沙滩的关系,从新西兰的土地战争时期毛利王国退守的皮龙亚山到萤火虫的生命周期。虽然只是个一日游,但我总希望客人能更全面的了解这个国家。我认为这属于增值服务,所以平台定价中我属于中位略偏高一点点的价格。
这种定价策略,客人如果没有体验过是无法验证的,因为下单在前,体验在后。大多数平台游客还是只能依赖于价格,往期客人评论,还有导游的自我介绍这几项评价了。这些我都不占优,所以也就自己下调了平台能来单的期望值。但我发现在平台选择我做导游的客人都有一个特点,我后面会讲到。
1月28号,过完年没几天,我晚上正在写公号,手机突然跳出一个某平台的下单确认通知。一般客人都是先咨询再下单(付款),这位客人直接就付款了。这搞得我有点意外,原因有二:一,本以为价格挂高点就没人的,这个客人不问价格就下了单;二,这个产品还涉及预订门票,春节前后霍比特和萤火虫适合一日游的时间段很难买的。
我上线和客人联系,告知还需要买门票。客人很爽快,马上又下了门票的单。这我就不好拒绝了,平台是有考核的,已经付款的单,没有明确原因不适合拒绝。我就硬着头皮接下了。为啥说硬着头皮呢?因为这个产品基本都是国内刚到新西兰的游客,我还没口罩呢。
春节前后乱七八糟的视频太多了,看的人心惶惶。导游群里,大家都在秀戴口罩的新造型,讨论里仿佛每个过来的游客都要疑似病患,不管国内哪个城市来的,都是如此。可这个时候我发现,附近药店的口罩已经被归国的游客,本地先知先觉的华人,还有人肉代购的买完了。问了好几个朋友,最后从ANYA(阿布故事系列的图文作者)那里匀到了十个。她一分钱没要,直接送给我了,我真的非常感谢她。
第二天早上,开车到市区约定的地点,我先戴好口罩再联系客人。因为小孩子倒时差还没起来,所以我在楼下等了半小时。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所以门票我也预约得更晚了一些,都还是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我告诉客人最晚必须出发的时间后,就自己在路边休息。
这是三年来我第一次带戴口罩。我调整了一下鼻梁上的钢片,让口罩做到更好的密封性。这个经验来自于三年前在上海生活的那段日子,住在联洋的我每周都会到世纪公园跑3-4次,每次2圈合计10公里。那时我是戴着防雾霾口罩跑的,那时我还认识了一群跑友,我们有一个叫“三国群英”的群,我的群名是布衣献帝,因为我是创群群主,后来禅让了。
说实在的,戴着口罩还是太闷了,尤其是在车里面。我解开了口罩,打开窗。过了半小时,客人下楼了,两大两小。略费了点小周折,小一点的小朋友终于愿意戴上了安全带,我们出发了。第一次见面,客人一家没有戴口罩,但客人也很默契的没有问我为啥戴口罩。
这位爸爸显然有备而来,他手里拿着厚厚一摞纸,这都是他做的行程攻略和注意事项。我接待的平台客人基本都是家庭团,基本都有小孩子,所以希望司机经验丰富。他们基本都是社会中坚力量,见的事多了,明白没有价廉物美这个说法;他们相信低价很难找到好司导,所以会从中间价开始找自己觉得合适的人。
开车前往萤火虫的路上,我并没有太多时间介绍风景,基本就是接受这位父亲的询问。他说每次出行都是如此,会自己做一些攻略,同时在旅途前期选择包车1-2天,和当地司导询问一些自己拿不定主意的问题。这个策略挺好的,找到了合适的人,也省了钱。因为平时我是做付费定制的,他在路上就问了,这个包车费相当于还附送了$100+以上的定制费了。
但对于我来说,戴着口罩回答问题还是蛮辛苦的。有时也想取掉口罩算了,但客人小孩偶有咳嗽却让我有些放心不下。有些人会说病毒没啥可怕的,其实我也同意,死亡率目前看来也确实不算高嘛。但人就怕想象,如果你在1月底时载着一家四口刚从中国过来的客人,坐在密闭的汽车内呆一天,行车超过6个小时,你说不慌,我只能说我服你。我们很多时候觉得很难理解别人,其实仅仅因为你没有感同身受而已。
下午到了霍比特,中文团竟然没有满。这点我在前天购票时就发现了,这个季节提前两天还能买到中文团的票,如果不是疫情,这真的很难得啊。客人进去后,拿着景点的导游赠饮和几个常见面的导游聊起来。和平时比起来,人已经少很多了。但没有一个导游戴口罩,我自己有点尴尬。我后来干脆坐到停车场边的树底下,周围一个人都没有了。我给手机调了一个闹钟,然后脱下口罩躺在那里,贪婪的呼吸带着草地芬芳和牛粪味道的新鲜空气,我好好睡了一觉。
霍比特人村游玩时间是2个小时,客人出来后一般都是疲惫的,所以回程客人一般都在睡觉。客人一家也不例外。我尽量将车开得更为平稳,让他们能够一觉睡到奥克兰。因为家里老大晕车,所以开车平稳对我来说不是难事。将客人平安送到酒店后,快到家里时我给老婆发了一个微信。让她提醒孩子们,爸爸回家进门时不要像往常一样都来抱我的腿;等爸爸洗完澡再过来。
到家后,第一件事我就仔细洗了一个澡,用肥皂从头到脚洗了3遍。然后将内外衣服全部放到洗衣机,放了洗衣粉后,我还烧了一壶开水烫了一下再开始洗;就这样我还洗了两轮。只是看新闻,其实我没有那么恐惧,但当你实际接触“疫区来客”时,心里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考虑到直接关掉平台入口似乎也不妥,晚上我将平台的包车价格直接调高了一倍。我想这个价格了,那么这段时间应该不会再有游客通过平台下单了吧。第二天我也不打算开优步了,我计划让车在新西兰的强紫外线和艳阳下晒一天,这应该够彻底了。
其实在做这些的时候我自己觉得又好笑,又严肃,觉得自己像个洁癖一样。虽然我觉得这个概率其实非常非常低,但人就是挺奇怪的动物,有些事情不一定需要合理,它只是让你更舒服,更放心而已。
两天后,我发现其实用不着我调价格。因为新西兰政府宣布了出入境管制,2月2日当天的14时10份从上海浦东飞往奥克兰的NZ288航班成为新西兰航空到3月底前的最后一个上海航班;而且平台也全面下架了境外包车游的下单通道。
至此,包车游和自由行全部结束。新西兰华人的重要产业之一,旅游业,就这样嘎然停止了。虽然早有预感,但当意识到这一刻来临时,还是挺震撼的。近年中国游客每年到访新西兰的数量大概在40万上下,排第二。在最旺的旅游季节,少了这些游客的身影,整个新西兰似乎一下子安静了很多。
没有任何在谈的订单,
要取消的也都取消了,
平台也不会再有订单了。
各航空公司也都陆续停航,
几乎不再有国内游客过来。
我怎么也没想到,
这个时候竟然来了一个环岛游的订单,
而且我还没法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