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奥克兰国际机场接到Y的时候,我没想到他是日本人,因为我在奥克兰遇到的东亚面孔基本都是中国人或韩国人。除非客人开口说中文,否则一般我不会轻易讲汉语,免得尴尬。之前一位开优步的朋友,就因为开口和客人主动讲了汉语,被一位中国女孩打了一分,他气得在我们华人优步群里骂了起来。

Y是中等身材,偏为瘦肖的身材,小分头配上嘴唇上的一抹胡子,有点像我曾经上海的一位同事,颇有儒雅之风。出机场等红灯时,我瞅了一下副驾,他专注看着外面的天空发呆。

从机场到市区不到半小时,但因为早高峰堵车,所以开了近40分钟。这种行程是最容易聊天的,时空切换最容易让一个人心生感慨,而这个行车距离,不是无聊到无话可聊,基本都能谈一谈。

虽然他是从奥克兰国际机场出来的,但只有一个小行李箱,看起来不像是游客,更像是出差的人。我只是不太拿得准他是来新西兰出差呢,还是刚回到新西兰。我从来不强聊,所以留了一个开放的问题。

    您从哪里飞过来呢?

    从美国飞过来

    您看起来不像是过来过圣诞节的游客?

    我住在奥克兰,刚从美国面试回来。

其实一个人愿不愿意聊天,很容易判断。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大概率就是不愿意和你聊,那就专心开车好了。但如果对方在问题之外,提供一些额外的信息给你,那大概率就代表他愿意和你聊。比如“面试”这个词,从他口里一出来,我就觉得有得聊了。

    这么远面试,机票住宿不少钱了吧?

    都是他们出,我只是抽时间过去而已。

    看来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岗位!

    是啊,之前已经面试过一轮了,有80多人。

车开过了Mt roskill的高速出口,远远已经看得到天空塔了。因为车流较大,又快到隧道口了,车速满了下来。我看了一眼副驾的他,等他把话说完,但他好一会没有说话,也许长途飞行的疲惫让他精力有些不济吧,但他眼神还是炯炯有神的,我想他只是做一下停顿。

    这次是二面。还剩6个人。

    那,希望看起来很大了!

    我是倒数第二的面试人员,他们说圣诞节前通知结果。

我想猜猜他的身世,却第一次觉得特别难。如果是一代移民,他的口音又不像我接触过的华人,韩国人,东南亚华裔,或日本人。如果是本地出生的二代华人,那么KIWI口音我听得出来。他的英语听起来流利,但又有一种我不够熟悉的味道在里面。

    你来新西兰多久了?

    不到2年吧

    那您从哪里过来?

    Brasee 

    Brasee?

    是的,Brasee

    请问哪个洲?不好意思,我好像没听过

    南美洲东部

    Brazil?

    对的,Brazil, 西班牙语是Brasil(备注:发音类似 bra see)

    所以,你母语是西班牙语?

    对的,西班牙语。    

    但您看起来是东亚人?

    你说对了,我祖父是日本人。

说话间,车已经开过了Waterview隧道,正前方几公里远就是天空塔了。副驾的他看着左边的那片海湾,这会快满潮了,红树林快被潮水盖没了顶。这是奥克兰Tamaki harbour的最内湾部分,当初英国人就是看中了这里天然的深水良港选址奥克兰。

在我初中时爱上了足球,足球和亚马逊热带雨林,构成了我对巴西所有的认知。后来读书渐多,我知道了巴西殖民地政府曾因为急缺咖啡豆劳工,向清政府邀请外派劳工移民。在遭到拒绝后,巴西转向日本寻求外派劳工并得到了大力支持,所以今天在巴西生活着近150万日本移民后裔。

    您会说日语吗?

    完全不会,我会西班牙语,英语,葡萄牙语和德语,但我不会日语。

    一句都不会?

    完全不懂。

    那你去过日本吗?

    从来没有过哦……

    你这么问,我倒是觉得我确实应该去一下才是。

车到了市区,Y下了车。我祝他一切顺利,希望他能顺利的拿到这个OFFER,成为6个人里的那个幸运儿。他说自己真要那样就得去美国了,那会有点舍不得新西兰,他这两年主要都在北岛徒步和旅行,还没怎么去过南岛呢。

做为一个移居新西兰的华人,我对来自东亚的邻居总是有一些特别的关注。朝鲜人,我没机会遇到,韩国人倒是很多。华人在新西兰的人口数大概在18-20万之间,韩国人的数据我没有;问过很多打车的韩国人,有的说2万,有的说3万,也有说5万的。但日本人真的很少,我开优步时只遇到过1次,另一次是New plymouth住民宿时的房东太太(点击下文图片阅读)。

韩国人说爱国,但不妨碍他们移居世界各地。以韩国的人口规模来说,他们移民海外的真不算少。中国人其实和韩国人差不多,人移心不移,身在曹营心在汉至少是一代移民中的一种常见心理状态。但日本人和其他两位东亚邻居还真有点不一样,过去50年日本人移民海外(殖民地除外)的比例已经特别低。

但这并不代表日本人一直如此。至少在清末和二战结束初期,当日本经济和社会没有那么发达时,日本也出现过大量的海外移民现象,北美和南美是主要目的地。很多游客觉得奥克兰华人多,确实今天华人占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奥克兰人口的10%。但今天你如果你去夏威夷旅游,你千万别以为那满街的黄皮肤都是华人,他们更大可能是日本人,因为日裔占当地近15%的人口。

后来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从80年代开始,又出现了不少海外日裔移民的回流,今天的日本生活着近30万的日裔巴西移民,这也是亚洲国家里最大的葡语社群。这群移民紧紧联系着巴西和日本,让这两个国家有着无比亲密的关系,巴西世界杯上,日本队犹如主场一般。巴西裔归化球员也为日本足球队提供了强力的构成。

但我对Y不会说日语略有意外,但也不奇怪。其一,巴西虽然是日本海外第一大移民国,人口也有近150万,但占巴西总人口2亿多的不到1%,小族群是很难保留母体文化的。其二,二战期间巴西和日本分属不同战线,所以当时巴西有对本国的日本侨民限制使用日语,并关闭了日语学校,形成了文化断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做为移民后裔的身份和认同感,其实会逐渐变得模糊起来。比如Y虽然看起来是日本人,但只有25%日本血统,拿的是巴西护照,讲着西班牙语,生活在英语世界里。移民是一群特殊的人群,他们的后代大概率会在几代以后因为混血成为了世界公民。而我们生活在一个人类前所未有的迁徙世界里,未来的世界会逐渐变得我们不再熟悉。

Author

bytony005@gmail.com

Related Posts

赌王上周来过新西兰

熟话说,十赌九输,指的是赌博这事,绝大多数人是没有胜算的。这样算下来,伍泊我也算高手了。因为我从来不输,当然我也从来不赢,事实上我根本就不赌。但这肯定不是我要讲的故事,我说的是我曾遇到的一位在赌场只赚不赔的赌王的故事。 平淡无奇的出场     说到赌王的形象,周润发有过很多经典电影。当然,电影嘛,来自于生活,但显然艺术化了,但在我脑海里,赌王的形象就是那样。因为,我压根就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赌王这样的人物出现,直到我遇到David。 那天晚上,我接到一个接机的资询单(我是旅游和优步同时做)。从预订的时间来看,是5个小时以后,也就是说客人在飞机上。他告诉我酒店地址,我算算,得$50,加上是早上5点,所以还需要收夜间服务费$20,这样算下来得$75。但考虑到他是游客,我估摸着也许还有包车呢?所以就还是按$65报给他了。他接着问了一句,这个距离优步大概多少钱呢?我犹豫了一下回答:大概$60。然后他就没有回复我了。 其实$65也算便宜,这个距离优步平时也得$45以上了,加上这个时段,不加价很难打车,这样也得$60了。而且优步车基本都是小型5座车,我这车是跑旅游的8座商务车。但客人不回复,我想他觉得$5块也是钱嘛,能理解。正当我要睡觉的时候,他回复我了:“早上过来接我吧。谢谢” 奥克兰国际机场的清晨并不忙碌,在PICK UP区一个中等个子的结实男子朝我挥手。我停好车,帮他把行李放到了后座,他向我伸出一双大手:“你好,我是David。”,赌王就这样平淡无奇的出场了,只是我到此时还不自知。 把他送到酒店的路上,我们随意闲聊,但他没提包车的事。我想他应该是商务出行,后面已经安排好,看来没啥单做了。到了酒店,放下行李,我就准备走了。他突然说:“你帮我找找这里能打德扑的地方,我晚上去看看”。我指着天空塔说,赌场就在那里。 初探赌场    办完住宿,他让我直接带他去赌场考察一下。经不住好奇,我问他为啥这么急着去赌场,他笑笑说:“我先去赌场赚点钱,才好后面包你的车啊”。我只当此话为玩笑话了,我看过新闻,确实有一些职业赌客能从赌场赢钱,但都会被赌场禁入,而且似乎这类人还得是团队作业。 可能看出我的疑惑,David笑着说:“我带你看看”。来新西兰好几年了,我连Skycity都没进去过,每次都是把车停在门口下客人。可他让我开到地库,说一起看看情况,不行也许还要去别处呢。 赌场的大厅满是各类让人眼花缭乱的机器,但早上这个时间,人却很少。他一句话也不说,径直往里走;虽然是第一次来,但看起来他对赌场的格局是非常熟悉的。他向服务台的工作人员询问哪里是扑克牌区,被告知在角落的一个楼梯去到二楼,但营业时间是下午5点。 David还是坚持走上去看了看,隐蔽的红色地毯引导到了楼上,玻璃门锁着,看得出里面有5-6张牌座。我不解为啥明知道没开,还要来一趟,他回答:“变客为主。” 变客为主?这是什么梗? 风暴前的宁静      下楼后,David让我把他放到一家海边的桑拿。在去的路上,我问他为啥不玩楼下那些机器或游戏,他很认真的告诉我:“那些一楼的游戏,庄家是赌场,你是没有机会赢赌场的,即便是21点这种玩家有机会的玩法。如果你真能赚钱,就会被赌场禁入了。” 那扑克牌就不一样吗?我问道, “扑克牌肯定不同了,你得和真实的玩家对决,赌场是从赢家那里抽成,他提供的是场子和发牌服务。所以,我和赌场不再是对立关系,我是来赚别人的钱。赢钱你得找到软的对手。” 他说的时候很认真,我开始有些相信他能挣钱了。送到了桑拿门口,他看看正午的太阳,然后告诉我不用送他了,他会自己打车回赌场。从现在开始,他要好好休息和放松,迎接晚上即将到来的牌局,如果我有兴趣,欢迎我6点以后到赌场扑克室来观战。他在说这些话的一刻,仿佛一个拳击运动员做着赛前准备。 下午3点,他晒了一张朋友圈。 我知道他按完摩,到海边去喝咖啡去了, 翘着二郎腿的他看起来心情很放松。 远处是奥克兰东海岸的地标, 在咖啡杯后若隐若现的是RANGITOTO火山岛 4:30他又晒了这张。 这盘类似刀削臊子面的美食,...

Read out all

一个华裔优步(Uber)司机眼里的新西兰

美团开始打车了,携程也要进军专车服务领域了,可新西兰还是岁月静好,只有两家公司从事网约车服务。当然滴滴没有来,这也是我用引号的原因,这里只有优步(Uber)和Zoomy两家。后者市场份额小的可以忽略,所以,我开的是优步。 新西兰开优步的,除了本地人以外,就以印度人和华人为多了。比较典型的优步标配是丰田普瑞斯,据说这车是一箱油可以跑1000公里。当然这指的是跑长途,在奥克兰越来越拥堵的交通面前,恐怕能跑700就不错了。但仍然算是省油的,这点很重要。 2年前,开优步是个好生意,油价也许可以忽略不计,但现在已经江河日下,不可同日而语。在营业额大幅下滑的情况下,成本的控制就不得不认真考虑了。所以有些司机采取的策略是停在路边等单,这样省油。听说工党政府还计划在奥克兰每公升增加22cents,不知道今后咋开呢。不扯远了,说点好玩的事,每天接待几十个客人,还是有些感悟的,回头陆续写上来。  奥克兰的交通   优步司机眼里的奥克兰交通,当然很有说服力。不过我们是个反向指标,哪里打车的人多,说明哪里公交不便利,反之,哪里生意不好,说明那里公交还可以。 每个优步司机的手机APP上都有一个奥克兰地图,我们每天最兴奋的就是看到屏幕变红了。红代表啥呢?代表这个区域有溢价单,说简单点,就是加价打车。溢价幅度可以从10%到200%,如果是后者,那就红的发紫了。 每次看到自己附近几公里范围出现了大片红色区域,我都会心跳加速的直奔那个方向而去。为了避免在去的过程中被其他单匹配上,有时甚至自己会暂时下线。当看到APP上代表自己的那个小黑点进入那层红色薄雾,看着周围越来越红时,颇有一种旧社会进步青年奔延安的感觉,苏区(红色)近了,只是看着屏幕上那些英文地名,有点违和感。 这种苏区的出现并不稳定,有时开着开着,周围反而变白了。有时甚至还没到,红色就消失了,这是很让人沮丧的。不过老司机不会干这种事,因为他们未雨绸缪的能遇见哪些区域会有变红的时候,总能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机会。 那么哪里的公共交通最差呢?看看下面这个图就知道。 这是某天早上8:12分的奥克兰,北岸当之无愧的是奥克兰公共交通最不便利的。满屏幕都红,也说明奥克兰整体的交通还是有着大问题的。不要以为优步司机赚的多,已经太多人干了,这样的红是短暂的,不可持续的,难以把握的。   没有夜生活的新西兰    有人说新西兰没有夜生活,这是你没有融入当地社会,又或者你不喜欢夜生活。其实我没资格说这话,因为我在开优步前,也认为这里没有夜生活。实际情况呢?其实热闹得很。 优步司机分开白天和开晚上的两类,当然还有一类随心所欲开的就不统计在内。开白天的需要早起干活,趁着公交系统不能满足需要,趁着晚睡误钟的人群密集叫车,做一个早高峰。干得好,从5点到10点,能干个130-200的营业额,下午再跑个50-100,一天下来能跑180-300的流水。 干晚班的那就不同了,一般都是6-7点(晚上)才出门,跑到12点,已经不少人有150-220入账了,到凌晨3-4点,不少已经累计跑到300-420的流水。从这个你就知道晚上有多“热闹”。 我是开白天的,但偶尔开始的晚,所以干到晚上8点。从6点就能陆陆续续接到客人,部分男女,怀里拽着一只红酒上车。这种一般不会去到酒吧喝酒,是超市买了到朋友家一起聚会喝酒的,属于“穷玩”。 也有不少去酒吧的,有一次8点接到两个中年男子,已经喝了一轮,又打车去另一个酒吧喝。一路上就听着两个人互相对骂说粗口,但这种骂不会让人感到粗暴,因为细听他们其实是在叙旧。有些话,也许不能和家人说,却可以和儿时一起长大的兄弟一起发牢骚。 最搞笑的是,下车时,其中一位酒醒说,我们怎么付钱?我说你朋友已经从手机付了。他一脸懵懵的说,我到现在还是搞不懂这些高科技的东西怎么运作的!这时他的朋友一把掀开他的T桖,一边笑骂:“He is too old, his age is like his fat, look at...

Read out all